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段时间在一个群里看到这样一段对话:
A:国庆节台湾人会多吗?最近去台湾的人少了不少吧?
B:中国人能到的地方人都不会少(围笑)。
A:前几天看新闻,感觉大伙应该都不敢去了。
C:不觉得中国人胆子小哎
B:我也这么觉得……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成了胆大狂热、无孔不入的代名词?甚至到了我们自己都嫌弃的存在?
大概是中国人多吧。
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嫌恶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多,又有钱,大批量地涌向国外度假休闲,基数大了再加上受人嫉妒,明明是大家都做的事情却被夸大成只有中国人在做,传回来的负面消息当然多了,而对于外国人我们知道的消息少,做了好事还能被新闻报道,所以我们对他们的印象好。
还有人说外媒控制多数人的言论,他们说什么不好就是什么不好。
但是,反观自身,你是不是也对那些出门在外的“中国人”持考察态度,甚至会后退好几步以表示划清界限?
他们总是嗓门很大
机场戴小红帽的“考察团”热情地呼朋引伴大聊家常,伴随着伯牙见子期般的会心爆笑,人人面色潮红绽放着盛世颜欢,引人侧目。更甚的是,无论是什么时候看到他们,咖啡厅、高级餐馆、电影院,他们都能以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的方式成功使你倾心。
他们拍照多过看风景
自拍杆和男朋友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当然是先拍张照传社交网站然后救自拍杆啊。好不容易出趟国,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描述成莎翁的诗和剧,然后配一张大脸自拍。所拍既所见,你们都走开别挡着我创作。
他们总是扫空商店
中国人能买有钱买是出了名的,韩国免税店里代购人一来商店都得清场,去趟欧洲不用看牌子直接把Batavia Stad购物村的东西全部打包回家,什么奶粉口红蜗牛霜,皮草名包镂空装,人有多大胆,包就有多能装。
他们不去博物馆和剧院
他们活跃在各个人山人海的实景战场,拍照五分钟排队俩小时,推倒比萨塔站在艾菲尖,抱着“来都来了不去可惜”的信仰横扫地标建筑,却唯独不去博物馆和歌剧院,并且认为这是一件既浪费时间又很dull的事情。
而我为什么喜欢中国人多的地方。
很热又很熟
热门景点之所以耳熟能详,有哪个不是实打实经过上万人的体验最终筛选出来?
人多在体验上的优势逐渐凸显,哪里居民友好,哪里物价便宜,哪里风景优美异域风情独特,小到哪家店的老板娘漂亮,都可能成为你拜访的理由。因此任何一个能在热门栏目躺一段时间的旅游目的地,都是一个相对综合分很高的优胜者。就像你需要看看买家秀再决定买不买一件衣服,翻翻网友的吐槽才能决定你是不是能足够期待你下一个假期的托付地。
便利给在先
很多人去过的地方为接下来要去的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这一点在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体现得比较明显,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向泰国,一来是便宜好签,二来前往这样一个邻国产生的恐惧不像欧美国家那么深,普吉岛上到处是中国人, 曼谷和芭东等热门地区摆摊卖河粉的都会些简单的中文和英文,服务业人员永远知道怎么玩才能让你开心。就算你英文很烂不会泰语,对环境不熟悉,在泰国也能不费多大劲就度过一个美满的假期。
随时享优惠
再来一个就是无形中获得的交通和食宿优惠了,航空公司为吸引更多乘客,时常进行打折活动,打折目的地是哪呢?哪里的打折机票一出现就能引起疯抢,甚至吸引本来没有出行愿望的人刻不容缓地购买呢?当然是热门旅游城市。
就算放开旅游不说,人口流动少、交通方式单一的城市本来机票就会贵一些。以同是8月29日的机票来看,北京到上海共123个航班,最便宜530元,昆明到临沧共7个航班,最便宜的是630元。而前者飞行里程近1200KM,时间近2小时,昆明到临沧约500KM,飞行1小时。
流动人多的优势变成了节省下的钱。
AND
至于去博物馆和剧院那个,该归结于文化了。在中国,博物馆不被认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宣传力度小是一,再是很多中小城市压根没有博物馆,人们对其认识停留在看看老古董,不甚了解,也不关注特展和常设展之分。总之没有引起关注。但我们倒蛮喜欢去看看教堂的~
大英博物馆
戏剧狂热分子们会说:怎么能不去剧院呢?!不去剧院怎么感受一个地方的灵魂?!而相比起《猫》和《图兰朵》,也许大家更喜欢《梨园春》和《霸王别姬》,来一场《恋爱中的犀牛》也不错,单纯了观光的人也的确不必花一晚上的时间去试着接受西方的戏剧文化。当然,看帅哥除外。
莎剧《科里奥拉努斯》
就像看英剧的别瞧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别瞧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的别瞧不起看韩剧的,文化差异,根本没有上不上得了台面只说,你要真想看戏,我们东边有个大戏台子你去不去?
我也是中国人,出去和在家都想着要表现好一点。记得别灭自己士气,长别人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