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2019-05-09评论:阅读:

解决频发的民宿偷拍事件 不能仅靠事后处罚

  今年五一,有客人入住青岛的民宿时发现路由器指示灯里隐藏了偷拍摄像头。类似的情况早就不是第一次发生,2017年就有一对情侣在入住台北高雄的爱彼迎民宿时,在烟感器内发现针孔摄像头,并为此维权半年。

  民宿隐私安全问题为何成为行业难题?

  民宿和酒店,都兼具公共性和隐私性——在时间纵向上是公共使用场所,服务于来来往往的流动住客;在某段时间内,又是住客的私密空间,需要对其隐私安全负责。酒店客房也早有发现偷拍案例,民宿业相比酒店,法规尚未明确,且处于弱监管状态,导致民宿业对偷拍问题防范更难。

  带有“共享经济”基因起步的民宿平台,最初依靠租住双方的信任完成交易,平台自身更多是信息中介作用。随着民宿市场规模壮大,平台自身也日趋成熟,并承担起更多维护用户各项权益的责任。尽管如此,为了降低市场拓展的门槛,平台对民宿预订者身份、资质的核查往往趋于简单,即使不提交身份证件,用邮箱、手机号等注册信息同样可以入住。

  这种低门槛的入住方式,无形中降低了犯罪成本。不仅是安装偷拍设备,例如破坏房间设施、制造垃圾等恶劣行为,也难以被约束。

  民宿业的隐私安全需要从三方面来构建,即法律法规、技术保障、安全意识。

  首先,民宿行业应该构建起自己的事前防线,而不是坐等问题发生再亡羊补牢。

  受限于技术和运营成本,民宿平台尚不能对所有房间进行隐私安全排查。但随着民宿业进一步规范以及技术手段的提升,采取智能门锁配套方案的应用,譬如像酒店业一样完善入住人登记、人脸识别、身份录入,正逐步实现。目前几大民宿平台对用户的认证,需要提交身份证明,途家今年新战略升级后,正在推广其智能门锁系统,在部分城市,该系统与公安系统直连。这些举措,势必会更好消除安全隐患、起到预警作用,以及协助案发后搜集线索。

  除了技术手段,民宿平台也应该在运营管理制度上,更好杜绝风险隐患。比如,除了对有过偷拍行为的房源永久下线外,应当建立民宿业中的房东黑名单制度,以防其继续侵犯他人隐私。

  从意识上来说,民宿平台可以做更多防范措施。在全面普查所有房源存在现实困难情况下,有民宿平台已考虑由当地运营管理人员实施一线的突击检查,明确警示安装偷拍设备的后果。同时由房东、保洁人员在每单客人入住前,进行可操作的检查,譬如检查高危的烟雾报警器、路由器、闹钟等电子设备、镜面等。

  这些是目前民宿平台可操作落实的举措。同时随着民宿业的发展成熟,对其形成统一的监管机制,尽快完善出台行业法律法规,将更有效的规范民宿业健康发展。

  青岛偷拍的房主,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20日并罚款500元,被微博网友吐槽“犯罪成本太低”。法律有量刑标准,也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能靠重罚解决问题。但“无知者无畏”,偷拍者很多根本没有意识到是在犯罪,也不了解应承担的相应后果。警方和平台都应该加大对违法行为后果的告知力度。

  我国《侵权法》规定,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属于侵犯隐私权范畴。《民法通则》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民宿由于其多样性的住宿体验,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但不能让隐私保护、安全问题成为入住的隐忧、行业发展的障碍。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郑萃颖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urfresh;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187004408

看看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