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2018-12-20评论:阅读:

ofo困局:不是说好没挪用押金的吗?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大概没有哪句话比这句更能形容陷入困局的ofo了。

  创业有风险,成败皆常事,但是楼塌之前要让宾客们全身而退,这是起码的道义。

  连日来,ofo退押金已经成为线上线下一道卓为壮观的“风景”。总部大楼排出的长队,足以碾压最火的网红店,而在线排队退押金人数已超1100万人。

  12月19日,ofo创始人戴威发布全员信称:“由于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没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公司今年一整年都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退还用户押金、支付供应商的欠款、维持公司的运营,1块钱要掰成3块钱花。”

  与此同时,ofo退押金难还激起了段子手的创作热情。比如有人“建议”ofo在押金退款页面增加互动广告系统,用户每点击一个广告排名提高10位。不过如果你是等待退押金的用户,你就笑不出来了。

  “1块钱要掰成3块钱花”相当于承认ofo在财务上是拆东补西的状态。这个时候再去追问企业有没有挪用押金,似乎有点多此一举了。网上最新的辩护词是:ofo有今天,都要怪那些偷盗、破坏小黄车的低素质用户。

  但是如何覆盖低素质用户造成的损失,本来就是共享单车企业必然面临的挑战,也是收取押金的初衷。押金的名义是信用押金,谁破坏单车扣谁的押金,这是天经地义。如果说有些破坏单车的人不是用户,那么这部分损失也应该由企业自行承担,何况共享单车本身就占据了道路这一公共资源。

  更不要忘了,包括ofo在内的共享单车企业都曾经多次信誓旦旦地否认挪用押金,只有当它们经营陷入困难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押金去向成谜。事实上,早就有媒体报道,挪用押金是共享单车行业的潜规则。

  比如2018年6月11日,ofo发表官方声明:“媒体发表的《ofo押金仅剩35亿元,挪用押金或超百亿?》一文中披露的ofo相关财务数据信息皆为不实信息。且文章中的相关数据推算,皆不符合共享单车行业基本商业逻辑。”当时,ofo还表示要向有关部门举报不实报道。

  如果押金真的没有挪用,那么为什么不能痛痛快快地退押金呢?ofo之所以出现挤兑式退押金的局面,不是因为媒体报道,而是因为退押金难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锅。

  戴威表态“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但他更应该清楚,用户押金这笔钱是不应该动的。只要动了这笔钱,就践踏了用户的信任。

  无论如何,不能让用户为企业运营的失误买单,那是押金不是风险投资。用户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收割的。ofo显然应该说清楚,押金到底去哪儿了,才会退的这么慢。

  不管ofo还能否迎来转机,它都已经为创业者上了一堂课。创业不只是风光无限的烧钱游戏,不只是“改变世界”的宏大话语,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对市场来说,信任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先行者留下的信任亏空,迟早要由后来者买单。

  共享单车这门生意还在继续,只有真正敬畏市场、尊重用户的玩家,才能笑到最后。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西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urfresh;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187004408

看看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