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2016-09-29评论:阅读:

草根岩画里的情怀,何处安放

  同样是在岩石上题字刻画,台州的痴情女玲玲(化名)就比在北京一天涂红13处景区的陈志成要幸运多了,陈志成被骂得狗血喷头,玲玲却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

  他们两个有点不一样,一个是痴情的女生,一个是无聊的老汉;一个被指水平不一般,可归入艺人行列;一个基本上跟孩子涂鸦没有区别;一个背后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个身后撒满的是岁月的荒芜。但他们同样都是普通人,同样都是不请自到,同样也构成了对原始自然景观的破坏。

  可是面对玲玲栩栩如生的岩画,大家竟然都恨不起来。这不是公众人格分裂,此一时彼一时。公众的前后不一源于社会认识本身的矛盾。民间题字留念的陋习是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印记的。比如我们说涂鸦,都不能接受,可另一方面名人题字却是处处都有。历史上因为人成就了山的例子太多了,三山五岳哪个山头不是题满各种各样的字,要是没有这些题字,没有这些字背后的故事,该是件多么无聊的事。问题是谁来区分这是涂鸦,那是艺术呢?名人题字画画可以,为什么民间艺人就不行?名人字画是墨宝,民间艺人就是涂鸦,恐怕谁也不敢下这个结论。

  谁说民间艺人就一定难登大雅之堂的,由乡野田间走入社会走向主流的文化多了去了,古典小说是由民间说书开始的,古典戏剧也源于民间的戏班,民俗文化的绝大部分都源自民间,但今天能说这是没文化的象征吗?我们又凭什么拒绝民间艺人呢?敦煌莫高窟里几乎都是民间艺人的作品,你能说留下这些东西就不是宝贝了?

  身份肯定不是决定谁该留谁该洗去的唯一标准,也不是决定谁能题谁不能题的唯一标准。

  这又带来另一个悖论,如果来者不拒,我们不知道谁好谁坏,我们也不可能开这样的口子,你先来画,不行我们再抹掉。不罚,又怎么来管理后来的人,想题字的人可不止玲玲一个,有一个美好动人故事的人也数不胜数,谁都这么来一下,再多的山也不够画的。

  其实换个思路,这些问题也不是无解的。玲玲的行为不合法,这没有争议,该罚的还是要罚,严格按法律对玲玲的行为作出处罚,这体现的是规则的重要性。人文与自然需要找到和谐共存的方式,题字刻画也会给江山增辉,但这得按规矩来,履行一定的程序,经过公众专家的认可,法律的允许。没有这样的前提,哪怕是名人字画名人的墨宝也一样不能往岩石上搬。但处罚是有多种形式的,不必拘泥于铲除这一种。具体到这一事件,如果公众觉得好,专家又能认可,哪怕是无名人氏题的画的,又有何妨?

  哪怕这幅画最终难逃被抹掉的命运,也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思考,不一定只有名人的墨宝字画才能刻碑立传,留名青史,野百合也有春天,民间之中有很多艺术的瑰宝,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也该给它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高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urfresh;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187004408

看看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