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内,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享有“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声誉。
据公开数据显示,被称为普达措国家公园以前,2004、2005年碧塔海属都湖景区游客接待数为1.5万人次和12.9万人次,到2006年成立普达措国家公园并试运营时,当年游客接待数一跃升至47万人次。2018年,普达措国家公园共接待访客111万人次。
伴随当地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自然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一直处在博弈之中。十多年来,普达措国家公园经历了多次规划,在生态旅游、自然资源保护、社区反哺、立法等方面均有探索。
尽管在外界看来,普达措似乎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但如今,游客的确能感觉到这个“国家公园”的节制之处——景区内外几乎看不到饭馆、旅店、小卖部。
2019年8月,澎湃新闻走访了普达措附近的村落,并采访曾担任过一年基吕村村长的孙诺旺堆,和他的家人们,试图通过了解这个家庭在公园开发过程中的经历,探索普达措国家公园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求平衡。
孙诺旺堆的家距离普达措游客中心仅2公里,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之前,他在碧塔海靠牵马拉载游客,一年能收入3、4万元。2000年后,景区周边村民组成的马帮被要求退出经营。
如今,孙诺旺堆是香格里拉建塘镇的护林员,每月工资2100元,妻子知诗卓玛曾在景区做过两年的环卫工人,但这份依靠抽签获取的工作并不稳定。到了夏天,知诗卓玛每天都要上山采摘松茸,两个不到20岁的女儿拉姆卓玛和七林拉姆则在景区内打暑期临时工补贴家用。
谈到普达措公园带来的影响,孙诺旺堆表示,尽管游客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但增加的经济补偿、各类补助和就业机会,的确让生活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