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2014-09-11评论:阅读:

中国正逐步形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国民休闲体系

  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编写的《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13-2014》(以下简称《报告》)于近日出版发行。《报告》称,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引领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国民休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休闲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领域。但是,报告也指出在国民休闲意识不断觉醒的同时,居民的多元化休闲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

  《报告》显示,在“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的国民休闲迈入了新的阶段,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国民休闲体系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6857美元,已达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处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城乡居民用于休闲和享受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国民休闲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国民休闲发展迎来更好的外部环境。国民休闲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也越来越显著。

  居民休闲意识不断增强 城乡差距仍较大

  报告显示,从居民的休闲需求来看,城乡居民的休闲意识不断增强。2013年全国假日办征求民众意见安排节假日就是民众休闲权利意识苏醒的重要标志,并带动了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与推进。同时,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居民的休闲时间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忙里偷闲”成为新的特征。居民休闲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特别是居家休闲比重减少,而户外型和消费型休闲活动比重不断增加。此外,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居民休闲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我国居民的休闲质量与发达国家居民相比仍有显著差距。主要表现在居民休闲时间总量不足,休闲活动活动较为单调,休闲空间范围较小,城乡居民休闲水平差距较大等方面。近期多地爆发的“广场舞”冲突事件就是居民休闲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而引发矛盾的集中体现。

  休闲供给政策环境空前利好 民营企业逐步成为主导力量

  从休闲的市场供给来看,一方面国家密集出台了促进休闲产业各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多个地方出台了配套实施细则,休闲供给的政策环境空前利好。江苏、陕西、广西等地结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公布出台了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了国民休闲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

  另一方面,休闲产业各个行业发展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逐步成为产业主导力量,品牌企业引领的产业集聚趋势明显,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改革创新,休闲各行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等趋势。同时,休闲产业各行业面临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旅游法》出台促进旅行社集体转型,高端餐饮遇冷和大众餐饮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信息安全成为互联网休闲娱乐重要隐患等方面。

  休闲基础设施成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此外,调研显示,保障民生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休闲基础设施成为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公共休闲场所不断丰富完善,政府对于景区等公共休闲场所的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休闲公园、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减免门票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休闲基础设施智慧发展和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重要趋势,政府的休闲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报告》建议,未来中国休闲发展应当创新制度安排,切实保障国民休闲权利;关注老年人、年轻人等特定人群休闲需求,拓展国民旅游休闲市场;优化城乡生活空间,完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完善国民旅游休闲产业体系,应对日益多元化的国民休闲需求;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国民旅游,休闲质量监管体系。

来源:中国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urfresh;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187004408

看看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