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2014-07-22评论:阅读:

游而不学 暑期海外游学成了“鸡肋游”?

  “儿子跟我说,班上同学暑假要去欧洲游学,一脸的羡慕。”徐先生想了一晚,第二天带着儿子去旅行社报名,“咬咬牙也要送孩子出去一次。 ”

  “美国顶尖名校圆梦游学营”、“英伦贵族名校全真体验营”、“欧洲文化游学探索”、“少年领袖考察”……每到暑期,各类旅行机构、培训机构就会推出名目繁多的 “游学之旅”,目标人群正是中小学生。家长、学生也趋之若鹜。然而,与宣传号称的开阔眼界、感受名校文化相比,很多学生的实际游学体验大打折扣,甚至变相成购物游。市人大代表杨逢珉建议梳理游学市场存在的问题,尽快研究制定相关规定。

  【现象】游学费用比一般旅游贵

  某校组织学生到英国牛津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海外夏令营,这是一位学生的开销单:往返机票1.2万元;住宿费、学费、中介费以及早餐费3.5万元;学生食堂午餐以及晚餐全包6300元;随身携带折合人民币9000元;签证费800元……整个行程花费人民币共6万元/人。

  按理说,暑假游学团往往提前半年订机票,可以省30%以上的费用,家庭寄宿也比酒店便宜,可是报价却比普通团高出一倍。蒋女士曾在女儿上大一时为她报名参加了一次美国15天的游学夏令营,仅旅费就花掉5万元。蒋女士的亲戚曾用自己赴美同样时间的行程进行比较,花费不到3万元。

  对这笔额外多出来的费用,记者询问了一些开出“游学营”的机构,办事人员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游学当中我们要做很多活动,要参加当地学校的学习,邀请当地老师、教授为学生上课,要跟当地社区和知名人士联谊,这些都是开销,一般的旅游不会有这些额外费用。 ”

  记者搜索发现,一些看似相对低廉的“游学”价格,其实暗藏玄机。某教育机构发布的美国游学项目,一个月的学习时间收费仅为3万余元,看似比别家费用低不少,但细看价目清单后才发现,这3万余元仅包括当地的“报名费”、“学费”、寄宿家庭“住宿费”、“结业费”等支出,而大头的来回机票、餐饮费乃至签证、教材和接机费、当地交通费全部额外另计。

  “已经缴纳了学费,这报名费、结业费又算什么?”不少家长有此疑问。据业内人士称,这些巧立名目的费用很可能只是涨价的一种方式。据介绍,在国外,如果是入住境外的寄宿家庭或学校宿舍,价格一般只会比入住宾馆低,而且有很多项目比如参观学校等,压根就是免费的。

  “一些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纷纷选择做海外游学这块业务,主要原因是游学市场的利润很大。”杨逢珉调研发现,为了分食这块“大蛋糕”,不少学校和中介、旅行社紧密“合作”,将学生的游学业务交给缺乏出境资质的旅行社,这些旅行社接手后,再转包给有资质的旅行社办理相关事务。 “可以说,层层转包已经成了业内潜规则。”不少中介坦言,“只要搞到生源,就可以把游学项目做起来。 ”

  【求证】游学内容“山寨”意味浓

  “孩子出去转了一圈,问她有什么体会,她说也没什么。”曾在孩子初三毕业时送到美国参加游学夏令营的市民夏女士说,当初报名单上写了,孩子会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学习交流,由该校知名教授上课。孩子去了当地之后,确实在一所学校里学习了两天,也跟一名外籍老师有所交流,但这一所谓的“知名大学”连全美前100名大学也未排进,在该校网站上也未查到给孩子授课的“教授”的相关信息。

  不少游学之旅主打的 “与名校学生交流”、“感受名校氛围”这一类项目,在不少参加过游学的学生看来也很“鸡肋”。一位参加过名校游的杭州大一学生说:“交流就是找几个大学生在一天之中聊聊天、唱唱歌、跳跳舞和吃吃饭。 ”今年刚上大一的小徐曾经前往剑桥大学感受“贵族学校的魅力”:“就是找了几个当地学生跟我们对话,聊的内容无非是吃穿住,说多了我们也听不懂,然后在学校门口合张影。要说对我有什么心灵触动,还真没有。 ”很多学生很后悔,“这种走马观花的行程、蜻蜓点水式的体验,大多流于形式,收获甚微。 ”

  据了解,一些游学之旅结束后会为孩子颁发“结业证书”,来头都不小,有的是曾参观过的世界顶级大学开的“证明”,甚至还有孩子拿到过“联合国青年大会”的证书。

  这些“证书”对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呢?业内人士坦言:“这些所谓的证书有不少就是证明你‘到此一游,以兹纪念’的,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一些证书干脆就是游学机构自己制作的,连敲的章也是这些机构的,对孩子今后升学、申请国外大学,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更有甚者,海外游学变成了购物消费游。一些“友好家庭”把接待游学生当成生意做。一些海外地接社团增加景点和购物,居然还设置了去“赌城”的项目。北京一个游学团的女孩们坐在美国街头啃汉堡,老师们却在名牌店疯狂购物。

  【建议】明确各方责权利

  杨逢珉代表认为,海外游学市场的乱相与管理体制和法制保障缺失相关。从目前情况看,从事暑期海外游学活动服务的机构不仅有旅行社,还有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留学[微博]中介等机构。各机构在提供的游学服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旅游部门的管理范畴是旅行社及旅游市场,未涉及监管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留学中介机构。 ”其次,旅行社可为出境人员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观光、导游等相关旅游服务,不适宜安排学生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课程、主题活动等。再者,对于中小学生暑期海外游学活动,目前缺少法律依据和规范,也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造成从事暑期海外游学活动服务的机构良莠不齐。

  据了解,教育部等四部委去年曾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 (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主办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与学生家长签订委托协议书,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细化安全保障和保险理赔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宜。但业内人士却透露,大多数学校和家长之间没有签订有关安全方面的协议书。高价游学团在学校、中介和地接方三方责任认定也是界限模糊。杨逢珉建议,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切实遵照《通知》的精神要求,梳理存在问题,强化管理。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游学活动发展的成功经验,适时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加快有关海外游学活动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

  对此,市教委表示将会同本市公安、外事、旅游等部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尽快制定相关规定,明确教育、外事、公安、旅游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接待单位、家长、学生等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研究针对中小学生夏(冬)令营活动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服务标准、安全保障以及保险理赔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宜。

  市旅游局也表示,一方面,旅行社要对中小学生特殊群体完善服务管理制度,细化服务标准。另一方面,会同保监会协调保险公司推出更适合中小学生暑期海外游学活动的保险产品,化解或降低经营暑期海外游学活动的安全风险,保障和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来源:解放日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urfresh;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187004408

看看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