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0人的进与退
一时间,老李(化名)的心情五味杂陈。
“说给补偿的房子不知还有没有。”老李对新金融记者说,“住了几十年的房子拆了,我现在租房子住。”
去年春天,连同遗址公园上6个村庄的7000多个村民一样,老李的房子被推倒了。
此前,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士曾表示,村民征地拆迁的费用来自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公司30亿的信用融资。
当地一名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拆迁政策叫“60+20”,“就是政府给提供人均60平米的住宅和20平米的商业门面房,小区的名字叫‘六合家园’。”根据该人士提供的信息,这些规划建设在西安市西三环附近的昆明路上的房屋预计2年内建成。
“至于遗址公园以外的征地拆迁补偿,目前没听说由哪一方来承担。”该人士表示。
首创在不久前的声明中称,“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的建设将使该区域的路网和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与西安主城区连接贯通,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出行。彻底改变目前群众生活无上下水、无天然气、无暖气的低水平生活条件。
可实际上,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根本没那么“苦楚”。
遗址公园上的村庄,每户人家大多都是三代人共住一栋小楼。这样一栋一栋小楼,不仅是村民的祖屋,还是他们全家维持生计的“业态”。
2005年前后,在景区的带动下,聚驾庄村附近建起了不少小厂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汽车修理厂、家具厂和挖掘机厂,让越来越多操着不同口音的人涌入了这个村庄。
同时,村民们也开始闻到了钱的味道。
“当时我们都把原来的小平房盖成了二层小楼。”老李说,“基本上家家楼上都开‘宾馆’,楼下还能卖杂货。”
除此之外,网吧、足浴店、游戏厅和打着各地招牌的小饭馆也将这个村庄点缀得花花绿绿。用老李的话来说,就是“每家都有自己的‘产业’”。
背靠阿房宫遗址,聚驾庄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村民的日子过得比城里滋润。
“政府能赔给我房子,但我的生意呢?”老李说。
如今,老李们焦虑的是,赖以生存的“小二层”没了,他们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维持生计。
阿房宫重建项目“打扰”的绝不仅仅是7000个村民。目前,在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分布共有约2.5万人,企业700余家。遗址本体内村民宅基地占用面积在三分之二左右。
“聚驾庄已经拆了三分之一,西围墙村也马上要拆,剩下的不知该怎么办。”刘江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刘江表示,新阿房宫项目陷入僵局后,拆还是不拆,当地的抉择很难。“这些村民和企业进退两难,没人站出来说话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对于项目搁浅后西安当地是否与公司进行沟通、如何处理“烂尾”景区等问题,新金融记者近日致电首创,对方的回复一直是“董秘在开会”。随后,新金融就此发送了一封采访邮件,遗憾的是,截至截稿前,首创未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