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2020-02-27评论:阅读:

疫后景区:勿跟风复制,宜特立独行

  这次疫情对旅游的影响是漫长而深重的,此种情势下,作为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旅游人,尤其是旅游景区,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应只是做好内功,静静地等待春暖花开。在保证防疫安全之外,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沉疴过重,雪上加霜

  时下,在旅游从观光到休闲、从度假到康养、从自然到人文、从景观到环境、从城市到乡村的深度融合与转换的大背景下,景区两极分化严重,且市场与产品、数量与质量、观光与度假、工作日与休息日、大众与特色、白与黑、淡旺季、高低端、出入境,等等,发展极度不平衡、不均衡,不得不说,大多景区既没有生命力和免疫力,也没有创新力和竞争力。

  旅游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文化融合不足、科技含量欠缺、市场秩序失范、公共服务体系效率不高,以及高端市场流失境外、巨大的潜在旅游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这几年景区及其相关产业本身存在偏差,从从规划到建设,从产业到运营,出现管理失位、决策失误、定位失准、资源失察、投资失利、运营失当、项目失败的“七失”问题。

  旅游业本来已经沉疴过重,此次疫情又使之雪上加霜。当下,包括景区在内的整个中国旅游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疫情之下,内忧外患,必须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提升。先转变观念,再找准思路,然后才有出路。

  与趋势同行,特立而独行

  曾几何时,我们的旅游发展理念被严重扭曲了,单纯以追求人多为目标,以卖门票为己任。新项目开业前拼命造势,殊不知,刚开业的景区红火一阵,便偃旗息鼓、一片死寂。每逢节假日,景区人山人海的闹腾景象,成为炫耀、报道的重点,而报道的大多是早已成名的、没有代表性的、有数的几个5A景区,以偏概全,客观上起了混淆视听的作用,影响了对旅游业真实状况的判断。

  现实情况是:观光产品多,休闲产品少;同质化产品多,特色化产品少;大众化产品多,专项性产品少;粗制滥造多,克隆复制多,高质量产品少。由此,造成了出入境旅游逆差;由于国内经济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善、文化的演进,致使早年间外国人所乐意追逐的、迥异于自己现代化国家的旅游景观和环境等吸引物,也没了差异化和新鲜感。相反,我们的高端消费人群却流失境外、巨大的潜在旅游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

  为什么出境游那么旺?无他,只因为国外旅游质量比我们强,旅游者不满意国内旅游供给久矣!至于入境游,依稀可见零零散散的国外游客,而且分布在零零散散的景区,因为他们早就心生厌倦。这一点,不妨跟上个世纪90年代比,有多少早已成名的景区退化为标准化公园、公园式游乐场?

  1、顺势而为

  顺势不是跟风复制,而是跟着市场趋势走,最高境界是引领趋势。中国旅游发展趋势就是高质化旅游,这是由世界旅游发展大方向、大趋势、大背景和当下中国旅游市场需求决定的。事实上,这几年,全国上下一直在探索高质量发展,旅游界也在倡导高质旅游,这与中央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致的,因为旅游可以让广大人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波疫情又一次警醒我们,是时候脚踏实地实施高质旅游了,而不是空喊口号。

  如何推进高质旅游?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却一直没有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未来景区,与趋势同行是方向,特立独行是方法。

  2、特立独行

  所谓特立独行,不用过多释义。差异化是旅游的基本属性,差异化就是特色,特色的最高层级就是唯一性和排他性,特色孕育品质,品质赋予品位,品位成就品牌,品牌产品才具有影响力,进而有市场吸引力和垄断力,才有拓展文创产品的空间,才能形成诸多功能型旅游业态与产业链。

  基于此,疫情要顾及,生意也要顾及。目前景区急需做的就是针对市场、把握方向、抓住重点、打造特色、解决问题,救市场于水火,挽既倒于狂澜。当然,前提条件是保证游客安全。

  走高质化路,让游客舒服

  什么是品质旅游?从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角度看,品质旅游是能带给游客真正体验和精神享受的旅游,是能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服务的旅游。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品质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不仅仅是异质,更是品质,最好是精品、极品、绝品、孤品。

  综上,旅游就是差异化,就是特色;为长远发展计,还要走品质化路子。两者结合,是谓特质化。因为特色,故而引人;因为品质,故而留人。旅游要让人感觉舒服。

  1、实例反证旅游舒适度的重要性

  衡量旅游品质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让旅游者舒服,其包括舒适感、快乐感、亲近自然的指数等。单就旅游舒适度讲,国外好多地方对外来者早生怨言,举几个例子,可以反证旅游舒适度的重要性。

  第一个是旅游抗议。《参考消息》曾转载过一篇来自西方媒体的文章,题目是《游客太多当地居民受不了!“旅游抗议”席卷多座欧洲城市》。文章称:“针对大规模旅游的抗议活动已经(再次)席卷了很多欧洲城市。巴塞罗那是人们对游客数量迅速增长日益担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尤其是在旺季。在欧洲南部,针对旅游饱和的抗议和示威活动日益增多,很多主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也应运而生”。

  第二个是旅游饱和。这是一个近似于贬义的新术语。“旅游饱和”指的是游客的过度增长使一个地方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当地居民承受其后果或在生活方式、社会福利、服务和商品获取上发生了永久变化。报道称:如今全世界人民正面临着一个全球性的现象,那就是在很多旅游胜地,游客已经达到了巨大的比例,如帕尔马、巴黎、杜布罗夫尼克、京都、柏林、巴厘岛、雷克雅未克等。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些国家的这些城市,中国国民对人家的“旅游饱和”做出了多大“贡献”?为什么给人家“散了钱财”,还惹得人家不高兴?

  第三个是旅游收税。这颇有点限制性旅游的意思。新西兰旅游部部长戴维斯曾表示,为减轻不断增长的外国游客对该国基础设施造成的压力,政府决定向外国游客开征游客税。在马来西亚,除去马来籍的居民下榻大马各类酒店及民宿,不论有无星级,不必缴付国家旅游税外,外国人下榻酒店均需支付10马币/间/晚的国家旅游税。这样的旅游收税国家还有立陶宛等。就在我们还在为旅游输出、挥金如土,炫耀出境游迅猛增长的同时,有些西方旅游城市已经在为限制游客采取切实的措施。

  第四个是观光危害。日本之所以提出“观光危害”,是发现过度旅游危害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当地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这与国内景区一味追求游客人次、而不管消费多少和旅游质量的低层次水平,似乎格格不入,“旅游抗议”也罢,“旅游收税”也罢,“观光危害”也罢,我们总会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在西方国家却是司空见惯的现实存在。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强调旅游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均衡,一直在倡导发展高质量旅游,但为什么没有引起重视?归根结底是没有扭转观念。然而,高质旅游在世界其他国家早已付诸实施,且在一脸嫌弃地限制我们出行,我们却死乞白赖地逛人家的景、扫人家的货、堵人家的心,在国内,却仍在执迷于旅游的粗放化、低质化和形式化发展。

  2、正确理解景区最大承载量

  当然,早在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就下发过《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如:八达岭长城核心景区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1-1.1㎡/人;故宫博物院核心景区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0.8-3㎡/人。但是,目前我国有几个景区在严格执行《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又有几个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是科学合理的?

  另一方面,国家A级景区评定也要求必须有一个年游客量下限标准的问题。这与自上而下好大喜功,以及政绩取向、官本位思想是分不开的。

  目前的旅游数据统计方式是一种导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种误导。这种误导已导致我们的管理部门和景区、投资者、经营者形成一种偏重旅游人次的惯性思维,这也直接导致了门票思维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忽视了休闲旅游大趋势、大环境、大背景下对旅游综合收入指标的考量。

  以我的理解,《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不止在于保护景区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更在于保护旅游区原生活情境。目前,大多数人对于《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在自然生态的承载极限层面,以及文物保护角度,而没有过重考虑游客本身以及景区、旅游区或旅游城镇原住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这是一个行业性通病,要么注重以自然为本,要么注重以人为本,就是缺乏对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敬畏。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最朴素、最亲民、最落地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生物圈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应并行不悖。

  无论是景区,还是旅游区、旅游度假区或旅游目的地,旅游舒适度诉求是相通的。欧洲城市“旅游抗议”的起因,主要还在于过多的游客扰乱了原本安宁、和缓、有序的当地人生活。

  3、旅游者要与原住民和谐共处

  不错,旅游是一种异地化的生活体验,这对欧美已经习以为常。当下我们的旅游者也已经回过味来,不再单纯、快速、流动地去观光,而是沉浸下来短暂地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体味一种不曾感受过的生活风俗、风情、风味和风物。但是,外地人多了,必然会冲击当地人的生活,当地人要保持原生活,旅游者想体验原生活,这肯定是一对矛盾。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旅游者体验不能与原住民生活冲突。

  当然,我们的景区与国外相比还是很有些另类的,因为不少新开发景区已经把原住居民全部迁出了,这对于自然观光类景区出于所谓的保护尚可理解;但对于生活化旅游城镇,我就无解了。干嘛非要迁移出原住居民?或压根就不允许存在原住居民的生活形态?

  须知,没有全息化的生活和生产,没有人间烟火的旅游小城镇,旅游者就没有体验的价值和意义。旅游者会去参观一座生硬的、没有人情味的建筑群吗?目前在全国究竟有多少空落落的建筑垃圾?不觉得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吗?

  这是观光后遗症。况且大量复制的所谓古镇、古城、古街,已经没有任何文化积淀可言。更不用说业态,没有原住居民,哪来生活业态?没有生活业态,哪来旅游业态?

  对于自然景区,是一种原生态化体验;对于人文景区,是一种原生活化体验。

来源:旅思马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urfresh;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187004408

看看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