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2013-06-09评论:阅读:

山东:乡村旅游关注原生态 摆脱千村一面回归一村一品

  ◆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存在过于追求城市化而致“乡土味”缺失、休闲体验要素不足等问题。

  ◆文化方面,乡村多年沉淀下来的原生态乡间语言、服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同化严重。

  ◆不少地方已经意识到乡村游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各地特色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尝试和改进。

  在6月6日至7日召开的山东省乡村旅游座谈会上,不少市旅游局负责人都提到,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着千村一面、业态同质化现象,具体表现为过于追求“城市化”而导致“乡土味”缺失、休闲体验要素不足等等。各地还就如何摆脱千村一面、摆脱同质化竞争作了深入交流,认识到乡村旅游的灵魂是生态,发展乡村旅游要注意突出特色,不能搞同质化竞争,力戒千村一面,力求一村一品,在规划建设中,结合各地特色突出文化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乡土性逐渐缺失,是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在谋划发展时不是立足于乡土特色,而偏于“城市化”,从房屋建设装修到菜品设计都追求城里酒店的豪华和气派;同时,乡村游基本停留于观赏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休闲娱乐要素不足,基本处于有农家而无“农家游乐”状态。

  烟台市旅游局局长张丛说,目前乡村旅游在生态层面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式开发严重;在文化层面上,乡村朴素的民风民俗淡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下降,多年沉淀下来的原生态乡间语言、服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和同化严重;景观层面上,乡村的建筑、植物、道路、水体和地貌等受非农业活动干扰,缺失了乡间的气象与景观,缺乏个性与特征。

  威海市旅游局局长于胜涛也提到,当前一些乡村旅游开发忽视了农村自然面貌及人文环境的原生态保护,使得农村传统劳作方式逐渐消失、浓郁的乡村节庆和传统工艺被逐渐遗忘、朴素的农民气息和清闲淡雅的乡间气息逐渐弱化,降低了乡村对城镇居民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除了乡村旅游原生态、乡土性缺失外,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也较为初级,存在同质化问题。例如,莱芜市旅游局局长魏玉娥称,莱芜市乡村旅游缺少展示莱芜民俗风情的休闲性、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中高端产品,大量地方特色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风味食品等还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运作。

  针对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中暴露的两方面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意识到,并依托各地特色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尝试和改进。

  淄博市正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始突出和挖掘乡村生态的乡土味、地方性,改变发展中的同质化现象,打造适合多层次、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解决存在的乡村旅游商品档次低,人均旅游消费偏低的现象。临沂则着力促进沂蒙优质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的结合,重点开发泥塑、草柳编、布鞋、印花布、独轮车等乡村特色工艺品和生活用品。

  青岛市旅游局通过培养树立发展乡村旅游的模范村、示范户,引导乡村旅游走挖掘资源内涵、突出产品特色的发展之路,大力开发渔家风情、山林山岳、滨河生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形式多样、产品多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滕州市滨湖镇投资6500万元,实施了总规划面积840亩的乡村旅游湿地渔家项目,专门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全镇先后涌现出湿地渔家、兴湖渔村、盖村休闲垂钓渔业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大力培育独具微山湖渔家风情的乡村游品牌。同时,加大旅游产品开发,扶持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餐饮业初具规模,蛋制品、藕粉、荷叶茶等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座谈会期间,省旅游局局长于冲指出,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结合各地特色资源注意突出地方特色,不能搞同质化竞争,尤其是要注意突出地域乡村的文化性,力戒千村一面,形成一县一色、一沟一品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规划建设中,要注意结合各地特色突出文化性。以临沂为例,于冲提议,当地可以打造一个“沂蒙人家”为主体形象的品牌标准,总领沂蒙革命老区的乡村游,主打亲情牌、服务牌,打绿色生态和红色旅游牌。

来源:大众日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urfresh;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187004408

看看旅游网